undefined 【湖工精神大家谈】“湖工精神大家谈”之一-湖北工业大学党委宣传部
官方微博
官方微信
首页 / 理论园地 / 正文

【湖工精神大家谈】“湖工精神大家谈”之一

【编者按】湖北工业大学建校60余年来,一代代湖工大人同心同德,克难奋进,锐意进取,形成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独有的文化底蕴,凝练出“厚德博学,求实创新”的校训。为进一步总结学校办学经验,激发广大师生爱校、建校、荣校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,助推学校早日建成高水平工业大学,校党委宣传部从今年年初在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中开展了“湖工精神大家谈”活动,共收到460篇稿件,广大师生员工和校友从各个角度对湖工精神进行了凝练总结。校园网现开辟“湖工精神大家谈”专栏,陆续刊登优秀来稿。

求实,湖工的灵魂

——我心中的湖工精神

校办 敖廷华

求实,是我眼中湖工的缩影,最能彰显湖工和湖工人的精神。

求实,在办学上体现的是始终坚持从实际出发。学校从“七五”到“十二五”,分别确立了“铺摊子”、“打基础”、“上规模”、“上台阶”、“上水平”、“提质量”的发展定位,再到今天的步入发展新时期,向“一流”看齐,向“一流”迈进的指导思想,都是在深入分析国情省情,认真研究国际国内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基础上,立足学校实际作出的正确判断和科学谋划。有了这些符合学校实际的发展定位,什么阶段做什么事、什么时候干什么活,既不好高骛远,又不妄自菲薄,才使得学校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,不偏不倚,不等不靠,一步一个脚印,踏踏实实走到今天。

求实,在育人上体现的是始终坚持实用为导向。“留得住、上手快、有后劲”是社会对我校毕业生的普遍评价。之所以有这种评价,最主要的原因在于从湖工走出去的学生,实用、好用、能用。实用性、应用型,培养求实精神和踏实品格,是学校在育人上一贯坚持的根本导向。无论是构建“合格+特长”的人才评价体系,还是推行“721”人才培养模式改革,都以厚基础、宽口径、强实践、重能力为基本要素,以高素质应用型为人才培养的落脚点,盯紧“三个面向”,紧密对接“工业强国”、“工业强省”战略,瞄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为国家、为社会、为地方培养了一大批管理骨干、技术骨干、企业精英和服务能手,涌现出徐鹏航、王静等为代表的杰出校友,他们以非凡的业绩,诠释着湖工的求实精神。

求实,在行动上体现的是始终坚持实干的作风。回顾办学64年的风雨历程,湖工是怎么走过来的?我相信最佳答案就是两个字:实干!从1986年申请批准第一个硕士点,到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价,到整体进入一本招生,再到两次入选中西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等等,一个个台阶、一场场考验、一项项突破、一次次进步,湖工人始终秉承务实精神和实干作风,默默地耕耘、辛勤地劳作,不图虚名,从不张扬,以埋头拉车的老黄牛精神,硬是干出了一片天地!实干兴邦,空谈误国。看看老一辈代表周克定先生,看看新时期的代表“杨妈”老师,再看看沧桑巨变的校园,处处蕴含着实干精神,处处散发着实干的芬芳。


优良学风 鲜明特色 时代眼光

——我心中的湖工精神

校友  张德平

2014年,我应约为母校30年校庆撰文“三十年长忆湖工大”。中间有这么一段话:从这里,我们学会了世界观和方法论,如何在艰苦环境下团结协作,如何敬业爱人,我想,这正是“厚德博学,求实创新”的湖工大校训的题中应有之义吧?

因此,谈论湖工大精神,我想首先从校训谈起。先讲“厚德”。古人说,君子以厚德载物。欲成厚德,当从积德、培德、养德开始。湖工大之“厚德”,当首推深践科学之德,养成究源穷理、知行全一的优良学风。

在湖北省属高校中,母校起龙头示范作用。另外,与很多曾经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同域高校相比,母校还有大的进步空间。从推动学科品牌建设,特别是博士授予点的建设上入手,进而形成重点学科突出、多科齐头并进的生动局面。

湖工是湖北的,更是中国的,还应该是世界的。对“创新”而言,独上高楼,方能望尽天涯路。古人又说,“法乎其上,取乎其中。法乎其中,取乎其下”。所以,无论是学校,还是师生,应该有面向全国、放眼世界的时代眼光。

由此总结,我心中的湖工大精神就是:究源穷理、知行全一的优良学风,重点突出、多科并举的办学特色,面向全国、放眼世界的时代眼光

(作者系湖北孝感日报传媒集团党委委员、副总编辑)